隨著城市發展,食物隨手可得,使人們忽略從農田至餐桌(Farm to Table) 的食物生產過程,忘卻可持續的食物系統的重要性。
農人聚首成墟,在城市中自成一角,提供另的消費模式,重新聯繫城鄉、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成形獨有的本地「農墟」文化。農夫們選擇回歸樸實,採用友善的生產方式,用心培育當造農產,以真摯交流方式,重拾消費者的信任,促進本土消費,支持本地農業的永續發展。
隨著城市發展,食物隨手可得,使人們忽略從農田至餐桌(Farm to Table) 的食物生產過程,忘卻可持續的食物系統的重要性。
農人聚首成墟,在城市中自成一角,提供另的消費模式,重新聯繫城鄉、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成形獨有的本地「農墟」文化。農夫們選擇回歸樸實,採用友善的生產方式,用心培育當造農產,以真摯交流方式,重拾消費者的信任,促進本土消費,支持本地農業的永續發展。
2008年1月9日,SEED主辦的「中環天星碼頭農墟」正式誕生,現已改名為「SEED 耔籽農墟」。作為唯一一個平日固定農墟,有別於其他假日農墟,我們聚集的小農戶多以小量生產,精品蔬菜為主,不乏別具特色的有機蔬菜、加工農產等。農墟堅持保持簡單、直接、充滿濃濃人情味的運作方式,讓農夫與市民能夠互動交流,讓每位農夫的聲音也能夠被聽見。
營運至今,由數個農場開始,現已發展成擁有十多個農場及本地小店的固定農墟,更吸引新晉農青參與,更與不同農場、機構及團體合作,衍生出多元化的社區項目。
SEED與希慎的合作由「希慎都市農圃」開始,將生態友善種植的概念融入城市空間,在天台開辟一片都市綠洲,讓城市人體會農耕滋味,參與食物生產的過程,實踐綠色生活理念。
直至2021年,SEED再進一步「社區支持農業」(CSA)的理念,與希慎合作舉辦每月「 利園都市農墟」。農墟結集來自各區的本地農夫、香港品牌、加工達人的參與,從而拉近農業者與消費者的距離,鼓勵「地產地消」的低碳生活,以喚醒都市人對本地農業的關注。
2018年,SEED與南豐紗廠進行跨界別合作,共同發展以農作物為題的文化藝術創作,並發展出各種形式的「從農場至餐桌」(Farm to table) 的聯乘活動,打破界別隔閡,以找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方式,重新反思土地、人與食物的關係。
我們在2021年再拓展合作空間,每月舉辦「織刻生活祭」,提倡「不時不吃」的飲食文化,將農業元素與環保低碳、公平貿易、良知消費等核心價值結合,並連結不同的本地農場、環保團體及手作人,帶領市民用新穎的角度發掘與探討可持續的生活風格。
農墟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