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農業息微」下未息的老農

以往常說香港農業是夕陽,教科書上泛黃的農田照片讓人以為農業已是不值一提、隨風消散的歷史,但這兩年疫情爆發大眾搶菜,卻一次又一次見到本地菜登場,當中除了新生代農民所種,亦不乏老農出品。在「大陸菜供港壓低價錢、本地農業息微」的大敘述下,仍「未息」的老農民,究竟是如何生存至今?香港農業的現況又是如何?在未斷氣的當下,原來更有許多人正在呼出更多氧氣,注入活力。我們將會以一連12篇文章,一探香港農業的從前、現在與未來。

大陸菜與都市擴張夾擊

在一切之先,首先要問,在8、90年代本地農業受衝擊的大圖像之下,農民實質承受着的是什麼?農夫T說從前用雞糞肥種西洋菜,莖可以粗到手指尾卻不老,頭水價錢也好,然而其後大陸菜供港,雲吞麵店都不要本地菜了,「大陸通菜又嫩又剩,是沒菜味,但別人食不出啊嘛。 」1997年前有酒樓逢周末都要他100斤通菜,閒日亦要3、40斤,「但一有(大陸)菜心就無人食通菜了。」

產量亦間接受影響,農夫Q說:「以前割到4、5點才到天光墟都還可以,現在2點就要出發。」因為大陸菜是那個時候到,本地農民要趕時間就變相割少了菜。本地菜貶值更可以一言蔽之:「九七後,好景可賣超過1元,不好景就幾毫子。」農夫T說。再加上後來直銷菜直落檔口,批發市場又少了客源。

而當時都市亦正擴張,1983年「生發案」判定地契所列無法限制實質用途,更加導致農地不斷被改為貨櫃場、廢料場等棕地,即使1991年政府將城市規劃條例延伸至鄉郊,新界仍面對開發威脅,倒泥頭亂象到今日未止。周邊發展亦導致農地變成低位,甚或因附近落了石屎而阻塞去水,到今天,錦田、大棠、天水圍、大埔等都有農場因此而常面對水浸。

憑經驗與應變最大化產量

然而一些農夫逆境求存,成就了那「僅」卻仍然「存」的幾%蔬菜自給率。其中農夫Y決定主力種冬天菜,因那幾個月作物生長得最好。在這僅有的幾個月中,他憑規劃和應變將產量最大化,例如是在等待芥蘭成苗期間,先撒播一批40日就能收割的白菜,盡用時間空間。此外又會視乎下一樣作物的市價高低,而決定是否早日清走上一批作物。

農夫T更無論如何都趁嫩收,是為了市場,亦為免夜長夢多:不想受蟲害或天氣影響。因而他會特別選擇2斤便成熟的冬瓜品種,甚至研發驅蟲秘方。其未受發展波及的農場面積也較大,因而可以盡量機械化,少量品種大量種植,簡化工序,銷售亦近乎全批發,節省時間和人力成本。

而事實上本地菜一直有忠實fans,不少農夫都指憑藉熟客就能支持農場產出,「有很多菜檔客喜歡新界菜,有時更會供不應求。」農夫R說。但熟客是如何來的?R說有客人會認得她的瓜和秋葵,知道她願揼本、種得靚。「有fans㗎。」她笑笑說。

農夫的智慧,確實值得有fans。我們之後的文章會再進一步探討他們的智慧。

元朗八鄉河背村66號

新界錦田郵政局郵箱 175 號

seed@seed.org.hk

2488-0602

© 2024 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