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香港農業,絕不能不談一班從幾十年前耕種至今的資深農夫,其中包括在洪水橋的常規農夫U,那他是如何成功轉型、繼續生存的呢?
農夫U是農民子弟,在30多年前開始耕種,一直都是大量種植少量品種,銷售則靠大批送到菜站。後來大陸菜來港,菜站價錢變低,他就轉到附近的住宅區走鬼,見有客源,就決定落戶區內一個小商場,由太太打理。
從菜站變自己開舖,亦即由批發變零售,因而完全改變了農場的生產計劃——變成少量種植多個品種:每批葉菜可能只播半壢,菜苗長真葉就再播下一批;一整壢的番薯苖分幾次採收,讓它分幾批生長。結果每個品種每次收成可能只有5、6斤,對他們來說,重點不再是單個品種的數量,而是品種的數量及穩定性,因此規劃上就更複雜。
以質取勝:番薯苗只摘最軟處
種植以外,這期間他和太太同時摸索經營店舖的節奏,初時開店還比較率性,一年可能有好幾個月不開,現在已幾乎是全年無休。店舖的定位也愈發清晰:以質取勝——以信譽菜來說,他們的菜相對高價,量少,靠熟客光顧,每天50斤,賣完就算。見農夫摘番薯苗只摘最軟的頭2、3節,這幾乎等於在可收成的量裏,只挑出質素最好的一半。
此外他們也在開發其他銷售渠道,如每年擺漁農美食嘉年華,更因此被署方邀請加入藍地農墟。同時他們也開始將部份田地劃作格仔田租給熟客、街坊,現在仍不時有人來詢問,但農夫說:「不租了,都要留些地自己種!」可見他們並無意將農場全面休閒化,仍想以生產為生。
轉型生存的條件不是人人都有
一路走到現在,生存的關鍵,農夫U說是找到菜的通路,不需再依賴菜統處。而這其實不是個個傳統農夫都做得到,因為當中牽涉不同的生產習慣,節奏和各品種的種植技巧都需要再摸索,零售賣菜亦是一門十分講求溝通、社交的學問,幸而店舖有其擅道的太太主理,成功捉住一班熟客的心。可說是在困境之中,誰有或能夠發展出更多的技藝,誰就有機會生存下來。
有趣的是,農夫U曾任合作社理事長,當一個理事長也要另謀其他途徑賣菜,而且說出不需再倚賴菜站是其生存之道,就更見菜站已無法應對農夫的需要。但若沒了菜站,就沒有今天以藍地菜站為基地的藍地農墟,亦沒有就近的渠道給農夫推走多了的菜。現時農夫U仍有5%的菜會送到菜站,而長沙灣批發市場中仍可買到的本地菜,也是來自各區的菜站。
只是一如許多農場,此處周邊愈來愈多農地變成停車場,農場所在亦受新發展區影響,政府人員曾謂可安排近后海灣的農地給U復耕,然而該處距原址隔了一座山頭,搭巴士要一個鐘。在談農夫和菜站可如何轉型生存的同時,香港的發展方向始終影響着他們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