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香港的傳統農業,又怎能不說到塱原的農夫?而原來除了種米,他們有不少是夏種通菜冬種西洋菜——正好對應了旺角通菜街和西洋菜街的歷史。這種交替種植的做法,早在1863年前已開始(*註)。而那種季節更替,以及季中一批接一批的節奏,原來很考智慧,做得不好就會影響供貨及生計。
農夫Q由虎地坳種到塱原,至今近40年,都是通菜與西洋菜交替地種。每年2月他就會開始整通菜地:清田、執草、打蟲水、打草水、落肥,打好一季之根基後,就將去年特地留在泥中的青通拔起移種,經過一番施肥淋水,4月就開始有菜收。
去到8月,通菜生長進入尾聲,他就開始整地種西洋菜,若溫度適宜及日照足而不太猛烈,10月前就可以開始收成,直至翌年3、4月。說來好像很易,但其實換季時既要割菜,又要整地,隨時分身不暇,因此有請人的農場就有優勢,既能補到其他農場青黃不接的時間,又能搶到頭水,搏得好菜價。
時間、人手就是金錢
只是現在已屆70歲的農夫Q,已由以往在虎地坳時與兄嫂一起種,變成被人收地而搬來後一腳踢,所幸幾十年的耕種經驗與智慧,讓他仍能打好算盤:
夏天時,他會將通菜田分作10塊,一批接一批地落肥,讓菜一批接一批地收成,當中會預多一些數量,有客有價時,就可以請人割。但他絕不會預太大量或全部一次過落肥,以免菜一次過生成,賣不及也得用打草機剪掉,否則會影響作物之後的長勢,但全剪去後,就沒菜出——這是大忌,因為客人會就此流走。
因此要生存,農夫就很需要「運籌帷幄」,盡量配合銷路需求,產出最多,當中牽涉的細節包括選擇種什麼品種——農夫Q只種旱通,因為旱通可用刀割,水通卻只能用人手摘。看似沒什麼分別,但少數真的怕長計,從前他在虎地坳與兄嫂一起種十幾塊地,每日最少要收五、六擔(一擔約100斤),現在自己種,亦要每日割兩、三擔。
手勢好壞也很影響產量,另一位同樣在塱原種西洋菜和通菜的農夫R就說,自己割4籮,工人可能只割到3籮——會看漏、踩了落泥,收出來的菜又可能有長有短,被人投訴。打蟲水也要技巧,若打得不好,菜有蟲洞,答應了客人也沒法出。
這就是其中一些農夫Q和R賴以生存至今技藝。農業一定搵不到食?耕了一生田的農夫身影,就是最強的反證,Q還說菜價好時更夠錢請人。只是他們也都要面對天氣與大環境的壓逼——近年天熱,西洋菜種要愈往北找;無北風時會生「鬚」,不好吃;有些農夫都遇過收地,亦有其他地區的農夫搬遷後,卻又面對附近發展導致水利不和。未來土地發展似乎又會再進一步,這片通菜、西洋菜交替的景致,不知道能不能一直延續?
*註 :
- 按1863年九龍最早的測繪地圖所見,西洋菜街及通菜街的位置,正是芒角村南的水田。
- 蔣匡文(2010)。《建築師的地運觀測》。台灣:萬里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