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耕田搵唔到食」,近年卻不時有人入行,而且漸漸「搵到食」——至少有一定收入,照顧得到自己。而這些新農的生存,原來都或多或少與社區、社群連上關係。
其中農場X更就是社區型農場,有街坊幫忙淋水、採摘,為這一人農場添補了些許人力。後來農夫更與NGO連結,開始教耕種班,課程完結後學員想繼續種,就租下農場的小片農地,分擔了田租。銷售上農夫也不用苦惱,總有街坊、學員和NGO上門買菜。此外又有麵包店、茶餐廳每日會留起檸檬、蛋殻、咖啡渣來給農夫堆肥。
而農夫也有回饋社區,特意清理了農場鄰近幼稚園一片有蛇的荒地,種成小花園,又常開放農田給人參觀。不覺間,農場就此連結了社區的各個成員,人和各種資源可以在其間流動,也體現出農場的多功能面向。一個新農,能在幾年間將荒地變成這社區樂園,也實在令人欣喜。
與農友建立銷售、共學網
農場V則與農友社群結出了一個緊密的網。由於身為新手在轉季時容易斷菜,加上希望幫其他場年紀較大的農夫出菜,V場的農夫就決定身兼中間平台,出自己菜之餘也取其他農場的菜,這也補足了自己場沒有的品種,如士多啤梨,客人選擇多了之餘,也更願意在這裏落單。
然而既要種菜又要做中介,行政工作就侵蝕了落田時間,精神和體力上也不能說不辛苦,只是這卻讓他們有了一定收入,能夠繼續耕種。此外,他們也有幾個農友分租小片田地,和農場X一樣得以減輕租金負擔。
農場N則受惠於上一手場主,和鄰近農夫關係很好,會去請教種植技術,也和村民有許多交流。與此同時他又和一個講求農友交流的賣菜平台合作,常互相請益,促進了技術學習。
從省水到度身的售後服務 自身努力不可少
當然,在社群關係以外,農夫本身也花了不少力氣去紮根農田,小如思考如何省水省地,將茄子種在莧菜壢上,大如建膠紙雨棚,希望少些蟲攻擊,蔬果品質會好些。此外又會到處學習,上網、看書甚至是拜訪資深農夫學藝。銷售上也努力捕捉市場喜好,在「大路野」如普通番茄以外,也種一些特色品種,如牛心茄;甚至是為客人度身訂造售後服務,如知道自己的客多為新婚人士,是煮飯新手,就自己試不同的煮法,期望日後賣菜可連食譜。
除此以外,不少新農也會藉導賞、教班等去幫補收入,有個進取的農夫,甚至去了做天台農場顧問、做講座、申請funding、接project等,用金錢換取讓農場和自己成長的時間空間。這些努力與嘗試,包括上文所述的另類「社區支持農業」,單一抽出來看未必就是「生存之道」,累積起來,卻讓他們逐點站穩陣腳。不知這香港,是否也仍然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土地,讓這些小苗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