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除了如前文所說有新血入行,各個農夫本身也充滿活力,在生產和銷售方面施展混身解數,其中供菜給餐廳一直是大家望而未必能入的銷售之門,卻有農夫破解了其中奧秘。
說供菜給餐廳難,是因為餐廳的菜色一般都固定,但蔬果有四時,加上如果農夫不是大量種植,也難以持續供應。就算餐廳菜色可轉換,但廚師鑽研菜色後可能作物又已收完,蔬菜可供貨期和鑽研、拍板的節奏需要時間去掌握。而且農場直接出產的蔬果有大有小,不會像超市或菜欄一早篩選了特定尺寸形狀,廚師要處理小農的作物,就沒那麼順手。有餐廳老闆還說,大廚有自己慣用的供應商,身為老闆其實沒很大的話事權,只能盡量去勸說、配合。他的做法是設一道不在餐牌寫明是什麼的的配菜,有什麼煮什麼,隨心一些,以免大廚太大壓力。
賣相、口感完勝大陸菜
餐廳有餐廳的解難方法,另一邊廂,農夫N就走另一路線:主要供應通菜。皆因通菜是整個夏天都能不斷出產的菜,割完又生,而且餐廳也看中了本地通菜炒出來不像大陸菜會軟塌,而是一條條挺身的,看下去大碟、好看些,農夫說其中白通更比青通更粗,口感也脆。加上通菜沒什麼蟲,不怕看漏變了有蟲上碟,反遭客人投訴。
但只供通菜,對農夫收入來說會否只是杯水車薪?幸而那餐廳雖在較偏遠的地方,但平日2、3天也會拿一次10多斤的菜,假日客人多些,一天可拿3、40斤通菜,加起來可接收的量一星期逾100斤,都算是不錯的銷售渠道。不過餐廳多不多客也受天氣甚至疫情影響,也有不穩定的因素。
穩定供應的魔鬼細節
只是農夫的工作,就是不論你要多要少,都要準備好一定的產量,如何穩定地有出產,是農夫可以和需要控制的事。農夫N說第一要訣,是水源要充足,二是定時採摘:「太長才收的話,下次再收就沒那麼靚,條莖會細了很多,且愈長愈幼。」種植的密度也有訣竅:「我爸爸那時是半米一棵,太密的話會不小心踩死,但我自己會種密些,十幾厘米。因為疏的話,摘完一次要再生,就會比密的多半個月。」但種得密不會容易黃嗎?他說:「黃不黃是看天氣及養份。」
因此養份的控制也是重要一環,他通常會在移種後通菜生根時落一次肥,差不多要摘時再落,到摘完讓它長一長,穩定了,開始生長時又落,其時大概是採摘後的半個月,「因為摘完後它要透氣,否則會傷根,而且傷口未埋口就落肥很易死。」之後再等半個月快要收成,之前的肥也差不多吸完,就再落,如是不斷循環。「不過也看天氣和作物情況,例如落一日雨,它就會飆高兩三寸。」農夫的觀察和經驗,也是能否穩定出產的重要因素。
種植的細節,原來可以有這麼多,有了供菜給餐廳的新思維,也要有一身耕種的技藝,才能讓這路行得通,行得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