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時,筆者和一些夥伴跟新界蔬菜產銷合作社有限責任聯合總社(簡稱「菜聯社」)合作,為屯門藍地信譽農墟的五週年紀念活動製作了一本特刊,利用田野踏查方式,與25位參與農墟、銷售其所種農作物的農友們進行訪問,以小故事方式,記錄農夫的思考及實踐,也作為消費者認識香港農業的窗口,以加強對本地菜的信心及購買慾。
雖然屬於短期踏查,資料分析略為粗疏,但仍反映出當時農墟的數個特色:1)轉型認證有機農場與否,並非單純是以環境角度出發,成本效益、消費者需求是值得重視的經濟和文化因素;2)持續耕種並參與定期的墟市,除了是生計,也是生活,能夠一邊勞動、一邊過日晨,並有合理的收入,是農友們都期待的過程和結果;3)銷售一點都不簡單,除了品質,也要思考攤位(菜檔)特色,口才、作物種類及季節性的銷售經驗,都影響生意額。
以上例子說明了對農夫而言,生計與生活密不可分。由此觀之,可持續農業不能單從農業技術層面去理解,如何讓農夫從耕作、銷售中既獲得生計,也維持其享受的生活方式,應列入討論。
2017年時,筆者和夥伴跟菜聯社合作,為屯門藍地信譽農墟的五週年紀念活動製作一本特刊。
特刊以小故事方式,記錄農夫的思考及實踐。
「香港農業3.0」項目在執行期間,除了記錄及傳播農友們的各種耕作技藝(筆者認為是技藝而非單單技術,參考註一連結,蕉徑文哥所說的「悠」),延伸出來的城鄉生活也應受到重視。重構農業產業鏈是項目的主要目標,而關鍵的是人與人之間如何透過農業技術及農作物的流動而形成社會關係。在農墟裡,常常可發現農友在賣菜之餘,也會送菜給消費者和其他農友;聊八卦之餘,農夫也會互相分享耕種心得。這種是禮物交換,亦是知識傳播,同時也是產業鏈中的社會文化面。
筆者想指出的是,香港農業並非正在成為博物館裡的文化遺產,而是一個活在產業中的社會文化。對農友們而言,產業鏈既是經濟活動,也是日常生活。
「香港農業3.0」項目的研究工作,正是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記錄並分析農友們以耕種作為生活的各個面向,同時整理出產業鏈的社會關係。過去我們依賴進口的資材、技術和知識,但其實本地耕種、銷售環境已有一定的獨特性,只要肯多花時間認識,必能找出活在產業的技藝。這正是我們期待的農業3.0。
「香港農業3.0」項目較早前辦過生產集思會,邀請資深及新型農夫在田間交流種植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