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妍萍(香港農業3.0項目研究團隊成員)
圖:團隊成員、友好提供
如果世上有「CALL4FARM」、本地菜社區廚房、時令菜烹飪興趣小組、綠色經濟圈……這個香港,與農業,會否不再一樣?
上文提到,香港農業原來不是過去式,近年仍不斷有人入行,且靈活而堅韌地面對各種困難。只是,菜種到出來,也未必等於賣得出,農夫就常說賣菜難過種菜。賣不出就不要種算了吧?但當沒了本地菜,後果可能是終極攬炒。而本地菜明明新鮮味美安全,卻賣不出,當中差了什麼?我們又可以做什麼?農業還可以為香港帶來什麼?
從前總以為新農面對最大的問題是技術,但訪談中他們卻少有提到這點。大概是因為,技術總可以去學,銷售、蟲害、天氣所關係到的結,卻始終不是他一人能解。
農夫兼顧多職 產量被逼減少
從前的本地菜,有蔬菜統營處(VMO)這個渠道去銷售,農夫只需將菜交到就近的菜站,合作社將之運到長沙灣批發市場,菜就能散落全港,農夫不用煩惱,消費者也有靚菜吃。只是八、九十年代開始,大量大陸菜供港,菜價壓低,VMO這條路幾乎不再是路。
如今許多有機農夫每天在落田以外,還要為銷售奔波,兼顧宣傳、客服、分菜、包裝、送菜,倒頭來少了時間種植,影響產量。又或是無暇開拓市場,結果客源少,本來可以種兩轉菜的地,變成種一轉可以長時間待在泥土裏的甘筍、紅菜頭等,慢慢等賣清,土地「翻桌率」低,產量也自然少。
買賣做不起來,不夕陽也變夕陽。如果本地菜真的消失,會是什麼景象?——
・可供選擇的只剩下監管制度成疑的大陸菜、外國菜(也未必監管得多好,而且碳排放高,加劇氣候暖化),身體與地球的健康都被攬炒;
買賣做不起來,不夕陽也變夕陽。如果本地菜真的消失,會是什麼景象?——
・可供選擇的只剩下監管制度成疑的大陸菜、外國菜(也未必監管得多好,而且碳排放高,加劇氣候暖化),身體與地球的健康都被攬炒;
・農田的價值再無人討論,在商家、鄉紳、政府互相配合下,繼續任棕地、官地曬太陽而取農地,在需要千萬年才能形成的土壤上倒上石屎,興建未必切合市民所需的豪宅、購物城;
・綠地消失,熱島效應加劇,更炎熱的夏天甚至冬天等着人類與其他無辜生物來承受,愈加劇烈的颱風與暴雨來臨,每個停工日損失數以萬計的經濟收益……
還有更多。
農業多功能:就業機會、精神健康、教育……
不是說復興農業後,本地菜供應率可以去到100%那麼完美、解救全地球,但每增加一點,就能帶來更多效益,長春社曾有農業報告提到,有本地研究指若善用本港所有農地作蔬菜生產,可減少約701噸二氧化碳排放,而每增加6噸本地蔬供應取代進口蔬菜,則可至少減低599.9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香港農業報告 回應新農業政策諮詢文件,2005)。此外,外國已有人提出,若使用友善土地的方式耕作,可以將二氧化碳保存在泥土當中(*註)。
與此同時,農業得以保存,農地的其他價值都能繼續發揮:・以廚餘做堆肥,減輕堆填區壓力;
・提供空間給都市人與大自然連結,舒緩身心壓力,間接減少醫療開支;
・讓農耕文化有機會重現,提供文化教育土壤,亦讓食農教育有根基得以繼續;
・在生產、零售、運輸、加工等各方面增加就業機會;
・讓居民透過本地菜共購延伸出各種連結,形成互助救援網,團結社區……
有自小隨父親務農的農夫說,天氣比起八十年代變了不少,小時候翠玉瓜在11月種,現在11、1、2月都不行。當然也有其他農場種到,種不到可能與農場的微氣候有關,但他就是以前種到,現在種不到。圖為夏天限定的絲瓜花。
農業可以帶給大家的,比想像中多。
總有身位 疫情下全球化崩塌的新出路
這些價值,如何可以延續?除了前文提到的農夫自救外,其實近一兩年也多了不少有心人,有為農夫賣菜的平台,也有推廣農業的組織。其實,本地農業還有很多身位可以讓人加入:
・如果你是司機,可以組成「CALL4FARM」,現在有部份農場已在使用/尋找慣常合作的車隊;
・如果你是marketing人才,或只是熱愛分享,也可以一同推廣農業,今年就見到多了農業Facebook page、Instagram,也有學生由做project變成搬入田邊,繼續分享觀察;
・如果你是老師,可以試着把種植放在STEM以至是其他課程,像陳守仁小學在2014年開始就在學校設置天台園圃。有次分享會中,見到家長笑得開懷,說自己和小孩也明白到食物與大自然的珍貴。小孩得益之餘,父母也得以讓精神放鬆;
・即使你自問沒有什麼技能,「只是」個主婦,也可以組織街坊做共購,甚至舉辦各種聯誼活動,交流時令菜煮法,一同推廣新鮮、健康的好味生活。像早年已成立的大埔共同購買小組(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不時到農場拜訪,認識更多大自然知識之餘,又可以和街坊推廣本地菜。
當大家都踏出一步,不再單靠農夫一人之力去做齊各個崗位,他們才有精力再想下一步如何去改善圍欄、水利和各種問題,以及更重要的是:可以經營下去,讓世界少一點攬炒的機會。
本地農業,到底是夕陽,還是晨曦,還待大家一同去探索與建立,把這條產業鏈上打結的地方一一理順後,桃花源般的城市,大概可以實現多一點。疫情之下,全球化似有崩塌可能,各行各業都有機會受影響,而看似「危」的香港農業,其實充滿着「機」,這或者會是一個讓大家在世界秩序扭轉下,仍有機會發揮所長的,可持續的出路。
*註
《土壤的救贖》的作者提到:「植物吸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把二氧化碳跟陽光結合起來,轉化成植物可以使用的能量,也就是碳基糖。不是所有的碳都由植物消耗,有些是以腐植質的狀態儲存在土壤中,這個穩定的碳分子網路能在土壤裡留存幾個世紀。」而一直以來,全球都有以植樹來儲藏碳,但近年糧食危機問題響起警號,當危機加劇,地球將不會有多餘農地可以變為森林,以良好的土壤管理方式來培養及保護土壤碳,就是餘下的方法。
克莉斯汀.歐森(2016)。《土壤的救贖:科學家、農人、美食家如何攜手治療土壤、拯救地球》。台灣:大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