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的兩面睇——本地蔬菜產業鏈現況的一點思考

本地農業在許多人眼中,套句早年的網絡潮語,幾乎可算「我覺得我自己係零」。本地蔬菜自給率近年徘徊於2%左右,常耕的農地佔本港農地總面積只有約17%左右,農業人口高齡化等現象,就像是無需要討論、調查和思考的證據,說明農業不僅是零,是夕陽行業,簡直死路一條。

「香港農業3.0」這項目(註一)自2020年1月1日啟動以來,作為項目研究員的筆者,初期主要工作就是落田搵農夫傾偈,了解目前仍然積極生產的農夫,正面對怎樣的產銷環境。

半年後,筆者和同事暫時走訪了五十幾個以生產為主的農場,進行深度訪談,聽農夫講述農場的緣起、經歷、如何規劃種植、如何架起整個銷售的陣式、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無縫操作一個接一個品種的生產、如何與氣候及蟲害作戰、農家第二代如何機緣巧合地重新參與父母農場業務等,餘不一一,冒著矯情的指控也要說,離開農場時不只一次會被某種驚心動魄、筋疲力盡的情調籠罩。有些農場完整地經歷近三、四十年蔬菜產業的風浪,有些農場在近年艱難的經營環境中開張和發展,一個又一個仍然在新界各地尋找空間善用農地、花盡時間、精力和生命來為我們供應新鮮蔬菜的農場,為甚麼會是「零」?豈可當為「零」?

研究就是這樣,若研究結果跟研究的前提、假說沒差別,或研究所得其實不外乎常識,大概就等如沒產生得到新的知識。換句話說,研究過程所獲得令人出乎意料的資料,是研究者的美夢,又或退幾步來說,這確定了研究、探索、分析和思考的空間,實質地存在了。

本地農業「興」「衰」的傾斜處理

關於本地農業現況的流行說法,就是上述誤解頗深的「零」,而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演變才成為今天的現況,現成的說法亦有許多有待釐清的問號。關於本地農業的敘事,一般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為起點:為逃避中國共產黨在深圳河以北新成立的政權,大量難民遷移到香港。部份難民選擇在新界落地生根,租田種植各種時令蔬菜,供應當時正在急速工業化和都市化的香港島及九龍人口,也逐漸而深刻地改寫著新界長久以來以水稻為主的農業地貌。與此同時,殖民地政權將戰爭時期農產品及其他物資管理的政策,轉化為規管本地蔬菜產銷的《農產品(統營)條例》(cap. 277),輔以在新界各地最高峰期超過三十個的蔬菜產銷合作社,一個供應本地市場的本地蔬菜產銷系統於焉形成。

這個大轉變成就了香港蔬菜產業的黃金時代,本地農業曾供應一個幾百萬人口的城市幾近一半的蔬菜需求。問題是,曾如此龐大的蔬菜產業,何時和因為甚麼緣故,成為今天許多人眼中的「零」?蔬菜產業的興起,相對來說還算是有較多先行者的著述和說明,而就其式微的原因和過程的描述與分析就顯得簡陋多了,幾乎只有「大陸菜」以至近年成行成市的「直銷菜」等簡易明快的答案。如果以1950年代至1980年代為蔬菜產業鏈的快速成長和興盛期,八十年代至今這段「式微期」其實不比前者短,但其獲得的注視和分析卻不成比例得叫人難以接受。換個講法,這個「零」似乎不證自明,以至無需要探思和探討,對不少人來說更甚至變成香港無需/不應發展自身農業的圖騰。

「零」所遮蓋的奮鬥和實踐

香港究竟是否需要自身的農業,要多少產量、佔地等才足夠,怎樣的政策配套為之適當等,這組向前看的問題,當然需要討論。惟若由產業興旺走向式微的過程和經歷不搞清楚,其實等同放棄從歷史的維度來描述和定位蔬菜產業鏈的現況。若只著眼於本地菜和內地菜價格及產量的機械性比較,就解釋了筆者田野考察的觀察/感受與關於本港農業的一般說法之間的落差:本地農民在近三十年的掙扎、奮鬥和技術,就只能在成王敗寇的價值觀中被忽視、被略過了。

產量和產值不斷下降是難以反駁的現實,然而本地農民專業地風雨不改、年終無休地為我城人口供應新鮮蔬菜,也是同一層次的現實。若要「貼地」地檢視本地農業現況和思考出路,這些不言倦的老農,以至近年入行的新農,其產銷組合為何、經營模式為何、面對的經營環境為何、新一代引入了甚麼新元素、創造了甚麼新條件等、除了菜統處和天光墟等相對傳統的銷售途徑,社交媒體、各式共購、網購及實體小店等銷售渠道,如何配合及塑造農場的產銷計劃等,就不應因為本地菜供應佔的百分比偏低而忽略。以至,在各種不利條件下,仍然積極生產和經營的業者,仍然屹立到今日的業者,難道不就是研究和思考本地農業前景的起點嗎?

小結:記錄行業演變 試育本地改良品種

以產業的萎縮為著眼點,其實是另一種掩耳盗鈴,「香港農業3.0」的構思,在這意義下,希望立足於與本地農業流行說法有所不同的出發點:我們不認為本地農業是簡單的「零」,一個曾經供應幾百萬人口幾近一半蔬菜的產業,有其值得記錄的經驗和技術,而在目前艱難條件下仍然運作的產銷單位,其處境和經驗就是改善和進步的基礎。市場和普及的觀念雖然流行有機和常規的分類,整合雙方的經驗及創造更多搭橋的空間(而非擴闊其區別),對提升整個蔬菜產業,雙方的投入和貢獻同等重要。

歌仔有唱:「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挫折使你強大)」,承認本地農業的產量和產值大幅下降,不等如本地農業及其近幾十年的經驗不值得仔細了解和分析;承認本地農業似乎難以與進口蔬菜匹敵,不等如就索性放棄判別和思考其現況和演變歷程。

蔬菜產業包含生產、銷售,與其他更廣義的環境、生態、歷史、文化、社群營造等的多維度功能,環環相扣。同理,本項目除了產業鏈研究小組,還有農業社區學院和手機應用程式兩個小組,研究小組所得的資料和分析,將與另外兩小組的工作緊密結合,為本地蔬菜產業鏈的提升,盡一點在地而務實的綿力。

註一:

「香港農業3.0——蔬菜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計劃」由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主辦,漁護署農業持續發展基金資助,以為期兩年八個月的合作行動研究,與農友、農業服務供應者、行銷人員、資訊科技專家等,共同發展農業社區學院及手機應用程式,達到知識轉移、品牌建立、市場推廣、社群凝聚等目的,長遠希望提升本地農業整體水平,加強農友之競爭力。整體而言,本計畫旨在服務整個產業鏈,以線上(手機應用程式)及線下(農業社區學院)方式,增強各方面的溝通及合作,使本地農產品面對消費者時,在品種、質素及價格上更見吸引。

元朗八鄉河背村66號

新界錦田郵政局郵箱 175 號

seed@seed.org.hk

2488-0602

© 2024 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