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本地農場後感(上):夕陽的另一面,是充滿活力的農夫

文:黃妍萍(香港農業3.0項目研究團隊成員)

圖:團隊成員、Winnie The Farm、友好提供

仍很記得小學時的常識書印着幾格菜田照片,旁邊寫着:「本地菜供應只餘2%。」那時只覺這都是正在消逝的過去了,離我們好遠,很不重要。長大後才發現,那幾格照片多麼簡化——因是次研究計劃而走進一個個農場後,才發現香港農場的面積原來雖不能與大陸、台灣相比,但面積達10多20斗(1斗=7260平方呎)的不在少數,擁有5、6斗的也頗多,近年更一直有人入行,矢志成為生產型農夫。

農業,原來可以是現在與未來。面對當中種種困難,農夫又如何見招拆招?以下我們來逐一細看。

坊間常說沒人入行,但其實,在「農地復耕計劃」中登記排隊輪候農地的,現已有400多人。2016年申請的人2020年初才輪候到農田。這也不代表香港沒農田,只是許多都廢棄或被地產商囤積着。

坊間常說沒人入行,但其實,在「農地復耕計劃」中登記排隊輪候農地的,現已有400多人。2016年申請的人2020年初才輪候到農田。這也不代表香港沒農田,只是許多都廢棄或被地產商囤積着。

有機以外,有些常規農夫都覺得化學肥種出來的菜不好吃,因而會配合使用天然肥料。農藥也是在不得不落時才施一點,甚至因為聽說過別人差點出事,而不敢用大陸農藥。

提升農技:實踐、觀察缺一不可

新入行的農夫猶如白紙一張,耕種技術理應是最大難題吧?但這些新農所種的作物卻竟不輸蝕——在他們的田間常見到作物盛開的姿態,味道也好。有心,似乎真的能把鐵杵磨成針,他們日間落完田,夜晚還在勤上農業網、看書、問人……才終於種出這些美味的果實。

然而求知只是第一步,他們不約而同地強調,最重要是實踐,「書、網絡會參考,但很多都不是太準確,種植不是單一方法就可以,哪樣最好真的要慢慢摸索,要實踐。」某農夫說。不去試,不會知道在這農場的微氣候和水土下適不適合。實踐之餘還需要觀察,不是依書照做做完就算,要看植物的反應:落完肥,菜有沒有長大一點、葉有沒有由青轉綠?

有機以外,有些常規農夫都覺得化學肥種出來的菜不好吃,因而會配合使用天然肥料。農藥也是在不得不落時才施一點,甚至因為聽說過別人差點出事,而不敢用大陸農藥。

如果有前人提點,就更事半功倍,因此有些農夫會去上耕種班,或跟從富經驗的前輩學習,甚至是向鄰田的資深農夫請教——即使對方種常規而自己種有機——在落藥不落藥以外,剪枝、施肥的時機等技術其實都可以相通。有些農友也會互相交流,有銷售平台更集結了幾個農場,定時互相拜訪,似乎可為技術問題開出一條小小的新出路。

與「洪水」和野豬鬥智

除了技術,水浸也是一些農場會遇到的問題(部份更是因為附近有人做工程,令農場無端變成「谷地」),有人嘗試堆高田壆,有人挖池引水,有人將最濕的地在夏天多雨時節改種稻米,「或者預早鬆一鬆泥,做可以做的事。」某農夫說。

野豬甚至野牛更是令農夫頭痛,2020年秋冬,野豬更似乎比往年還要活躍,聽說不少農友都遭殃。但他們並不就此投降,圍欄被撞破了,沒有資金就用各種剩餘物料不斷修補;設置了電網,但這邊圍了,野豬就從另一邊入,「除非是全圍上鐵絲網,或者用鐵做欄吧,但很貴,也沒時間做。」某農夫說——一人農場,在金錢與時間上都難以負擔這些基建。而其實即使有鐵絲網,野豬還是會挖洞撞進來。只是縱有氣餒,他們也還是繼續見招拆招,某農夫說:「在欄下面鋪些膠吧,沒東西引牠來掘就不會把欄挨爛。」成效還待觀察。

雖然不少人會搭大棚,但也不代表不搭就種不出好東西。有農夫嘗試為瓜包紗網,發現仍被針,於是包兩層,都不行,最後聽人說用膠袋,底部剪個洞,就透氣而果繩又入不到。

雖然不少人會搭大棚,但也不代表不搭就種不出好東西。有農夫嘗試為瓜包紗網,發現仍被針,於是包兩層,都不行,最後聽人說用膠袋,底部剪個洞,就透氣而果繩又入不到。

走訪農場時,深深感受到耕住合一之重要——除了要夜晚捉蟲、大雨時要隨時看顧能否去水以外,住在田邊才可以早起落田不用強頂烈日——農夫的身體就是最大的資本,人無事才能做世界冠軍。

雨棚與極端天氣的矛盾:夏天燙爛西瓜、遭強颱吹倒

蟲害和極端氣候也始終難解,這也是最多農夫提到的問題。有農夫以雨棚應對,「在膠紙棚內種,品質會較好,因為較少蟲干擾。沒了雨水,雜草也生得慢些。」但一到夏天,棚內就變成蒸爐,「人入去會呼吸不到,試過西瓜都整個燒熟了。露地空氣流動些會好點,但難兩全其美,所以會自己搭些網棚。」某農夫說。

雖然夏天有機會太熱,但眼見一個個農場都設了這些大型基建,而大部份時間蔬果品質都不錯,不免令人疑惑是否搭大棚才是王道。但有次,另一農夫一語道破:「天文台說未來超級颱風愈來愈多,之前個棚腳打了一米深,倒了石屎,(颱風)山竹時都可以整個抽起。」與其每次投放無數金錢然後又被吹倒,他還是不搭了。

走訪農場時,深深感受到耕住合一之重要——除了要夜晚捉蟲、大雨時要隨時看顧能否去水以外,住在田邊才可以早起落田不用強頂烈日——農夫的身體就是最大的資本,人無事才能做世界冠軍。

那年不少農場的大棚都被吹倒了,至今(2020年)兩年,都仍未能復修——一個雨棚連人工,造價可達6位數字,之前能建成,都是靠長年的積蓄或漁護署資助,爛了以後只能自己試着重搭,但又沒人手去做。

總有對策的農夫:夏天自發芽菜?

棚爛了,是否就完全無用?面對的困難如此多,放棄會否更容易?但農夫長期與大自然周旋的經驗,讓他們變得靈活——棚歪了,就當作支架給瓜豆攀爬,省了部份買竹錢;野豬仍然不斷來襲?當是牠幫你翻鬆了泥土吧,剛好是時候種過年蘿蔔;銷路不夠嗎?落田前後回家時順路交收作物,或把各種賣不及的作物加工,變成番茄乾、羽衣甘藍粉,很好賣呢;大眾不愛或不懂煮飯嗎?那麼,規劃種多點生果吧,賣菜連食譜又可不可行?夏天少葉菜,自己發一點芽菜吧(雖然規模小其實會蝕),不要讓客人總是吃瓜豆。

世事總是難以說得那麼確切,是夕陽還是晨曦,都看大家是正在努力攀爬還是放棄。如果不想充滿意志的農夫、能夠發揮多種功能的農業消失,我們可以怎樣做?農業的多功能,指的又是什麼?下篇再續。

元朗八鄉河背村66號

新界錦田郵政局郵箱 175 號

seed@seed.org.hk

2488-0602

© 2024 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