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中之王——四角豆

接觸本地農業後,才認識到許多千奇百怪的農作物——大自然原來真的很多樣(況且這只是人會種植的部份,還有更多野菜未為我們所知曉)。紅菜頭、羽衣甘藍等近年都漸漸為人認識,那麼,四角豆你又聽過沒有?有年在馬寶寶社區農場的農墟見到「四角豆」這名字,心想:咦,這是什麼東東?一看,原來是一條條十分立體,有四隻角的豆,邊緣呈鋸齒狀,摸上去卻軟軟的不刺手,驟眼看像羽毛,而那種張揚的弧度又有種英氣,或者正因如此,它又名翼豆?

除此之外它還有多個名字:楊桃豆、香豆、龍豆、翅豆、豆菜……這種少見的作物似乎引來了大家對它的無數想像——同時要煮的時候就更一頭霧水。既稱豆,它和四季豆其實都一樣是要先除去較韌的邊,不過因為體積較大,所以要切塊,1-2cm就差不多,之後清炒掠拌油炸皆宜,但如果想吃到豆類淡淡的甜味,還是清炒吧,最簡單卻又夠滋味。

如果嫌這煮法太簡單,上網或在facebook搜尋「四角豆」,就會發現不少群組都有人分享過各式煮法,隨便摘幾個如下:

涼拌:

「川燙涼拌放上堅果、小紅莓、花生粉,擠上低熱量蛋黃醬,真是減肥聖品,我每次看到都買好幾包囤貨」

「滾水灼一灼再配上芝麻醬加點醬油,搞掂(懶人菜式首選)」

「加麻醬、麻油、鼓油、芝麻、黑醋、辣椒粉也可」

「川燙拌胡麻醬、蒜蓉、辣椒醬、橄欖油醬油.…都好吃」

炒:

「籽會比較硬澀,燙過再炒,熟度較均勻,比較不會苦。」

「炒小魚干、辣椒、豆鼓也很下飯喔」

「斜切絲炒薑絲,加蔥蒜炒肉絲皆可」

「沙茶醬或豆瓣醬或豆鼓醬或干貝醬拌炒」

而根據台灣農業知識入口網,原來除了豆莢,四角豆的花可以油炸食用,嫩葉也可吃,連豆仁都可以磨做豆漿,難怪它也是原住民傳統食物之一。

既然那麼萬能,為何市面上總是少見?如果以農夫角度,四角豆要種幾個月至半年,比其他瓜豆都長,而且這種「新奇」作物,無人懂食就無人買,也就不太有人種。不過其實它也是一種夏秋不接時的「義氣作物」,皆因3月下種,9至10月開始收成,就剛好接到夏天瓜豆開始枯萎,冬天作物又未長大的時候,所以有時也會有農夫栽種。

還未提到這種豆豆原來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多種礦物質、多種氨基酸、脂肪、膳食纖維、維生素E、胡蘿蔔素、鐵、鈣、鋅、磷、鉀等……鈣質又比黃豆高,且蛋白質品質比一般蔬菜好,被譽為「豆中之王」,總之好嘢啦。如果見到,不妨一試——勿論什麼健康成分(其實所有蔬果都有對人好的成分,均勻飲食比吹捧某種食物更「健康」),人一世物一世,不如一齊試試這種少見的豆是什麼味道?

P.S. 這種豆豆有時條邊會容易黑,據網民所說是溫度太冷所致,所以不要放太近雪櫃風位的位置啊~

元朗八鄉河背村66號

新界錦田郵政局郵箱 175 號

seed@seed.org.hk

2488-0602

© 2024 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

|